也支持win和macos之间迁移。
好的,我帮你把这个迁移思路梳理清楚,这样你在新电脑上可以完整继承 旧电脑 上 digiKam 的标签、标记、评级等信息。
其实 digiKam 提供了两种主要迁移方式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数据量选择。
方法一:将数据库信息写入图片元数据(推荐)
这是官方开发者 Gilles Caulier 建议的方式。好处是跨平台最稳,不依赖数据库路径结构。
步骤:
- 在 Windows 上操作
- 打开 digiKam →
设置
→配置 digiKam
→ 元数据(Metadata) - 勾选“将数据库中的元数据写入文件”或类似选项
- 在“高级”标签页,把
Xmp.digiKam.TagsList
移到标签(Tags)字段的最上方,这样标签会优先写入文件的 XMP 元数据 - 执行“将元数据写入文件”操作(可在工具栏或菜单中找到),等待所有图片的标签、评级、说明等写入到文件或 XMP 辅助文件中
- 打开 digiKam →
- 迁移文件
- 将整个照片文件夹(包含图片和可能的
.xmp
辅助文件)复制到 macOS
- 将整个照片文件夹(包含图片和可能的
- 在 macOS 上操作
- 安装 digiKam
- 在“相册集合”中添加你迁移过来的文件夹路径
- digiKam 会扫描文件并从元数据中重新导入标签、评级等信息
优点:
- 不用担心 Windows 和 macOS 路径差异
- 数据直接跟随图片走,未来换电脑也方便
方法二:直接迁移数据库文件
如果你的数据库很大、写入元数据耗时太长,可以考虑直接搬数据库,但需要手动修正路径。
步骤:
- 在 Windows 上找到 digiKam 数据库文件(通常是
digikam4.db
、thumbnails-digikam.db
等) - 将这些数据库文件复制到 macOS
- 在 macOS 上用文本编辑器或 SQLite 工具修改数据库中存储的路径(Windows 是
C:\...
,macOS 是/Volumes/...
或/Users/...
) - 在 macOS digiKam 中指定数据库位置
缺点:
- 路径替换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
- 如果路径不一致,digiKam 会找不到图片
方法三:使用远程数据库(NAS)
如果你有 NAS,可以把照片和数据库都放在 NAS 上,Windows 和 macOS 共用同一套数据。
不过要注意:
- 不能同时在两台电脑上运行 digiKam 访问同一数据库
- 依赖网络速度
💡 我的建议:
如果你希望最稳妥、未来换设备也方便,建议用 方法一(写入元数据/XMP)。这样即使以后不用 digiKam,其他支持 XMP 的软件也能识别你的标签和标记。